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政新闻
  • 总书记山西行丨记者手记:挺起民族脊梁,蹚出发展新路

    “太行山似海,波澜壮天地。”八百里太行,壁立千仞,巍然挺起华北之脊,屹立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。 盛夏时节,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,过华北平原、穿太行层峦,来到三晋东大门阳泉。这里,正是当年正太铁路行经处。 “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。”7月

    2025-07-19 12:04:45时政新闻

  • 习言道|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

  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。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—— 【编辑:史词】

    2025-07-19 12:04:44时政新闻

  • 学习手记|以历史的纵深感做好今天的工作

    在近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意味深长:“我是很喜欢研究历史的。作为从政者,不熟悉历史,特别是中国史,没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和制定我们的目标,就做不好今天的工作。” 泱泱中华,每一页光辉的历史都是我们

    2025-07-19 12:04:44时政新闻

  • 【改革为人民】习言道|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

    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”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“人民观”蕴藏的深刻内涵。

    2025-07-19 12:04:44时政新闻

  • ‍‍习语丨改革为人民

    “医药费花了多少?报销了多少?”“政策好不好,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”……每到基层考察,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和老百姓拉家常、话民生,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。 人民有所呼、改革有所应。在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和推进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,“改革为了人民、改革依

    2025-07-19 12:04:43时政新闻

  • 学习手记|“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”

    “鼓岭鼓岭,第二故乡今犹在;鼓岭鼓岭,在我心中重千斤……” 7月10日至18日,2025年“鼓岭缘”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福州、北京举行。当两国青少年的声线如溪流交汇,带着青春朝气的歌声轻轻叩开记忆的闸门—— 1992年春,时任福州市委书

    2025-07-19 12:04:43时政新闻

  • 看图学习·改革为人民丨对“一老一小” 总书记特别关心

    老有所养、幼有所育,连接民心,关系民生。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常到社区学校、百姓家中,问冷暖、察民生、解民忧,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,强调“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”,要“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

    2025-07-19 12:04:42时政新闻

  • 改革为人民|青年学生习近平的一次农村调研

    “我对滁州很有感情,记忆犹新。1978年去搞调查研究,印象很深。” 2014年3月9日,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春意融融。在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,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1978年到安徽滁州调查研究的往事。 为何对当年的人和事还能记忆犹新?总书

    2025-07-19 12:04:41时政新闻

  • 习近平:做一个堂堂正正、光荣自豪的中国人

    7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,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,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。在纪念馆大厅,习近平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。他对大家说,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。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,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

    2025-07-19 12:04:41时政新闻

  • 红色旅游 新意迭出

    图①:李大钊故居沉浸式导览剧《守常先生》剧照。图②: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千余名青少年来到红军西征纪念馆参加研学。图③:“南湖·1921”红色旅游列车。图④:武汉革命博物馆“武汉·1927”沉浸式思政课《庄严的宣誓》。 “七一”前后,红色旅

    2025-07-03 23:59:48时政新闻